怎样区别是不是白癞风 http://m.39.net/news/a_9257075.html冷战期间,法国空对空导弹制导系统的电子专家华利甫·拉托赴苏联访问,他在一家餐厅用餐时,一个苗条秀丽的金发女郎姗姗步入餐厅,很随意地坐到了拉托桌旁的一把空着的椅子上,用俄语问:“请问这里有人吗?”
华利甫·拉托是一位电子专家,是导弹制导系统的专家和权威,名气很大。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得到法国*府的批准,去苏联参观访问。
克格勃认为,拉托对莫斯科的访问,是对这位从事秘密火箭研究工作的专家进行策反和利用的良机。
当拉托的入境签证刚刚办妥之后,一份有关他的详细档案材料就已送到了克格勃。材料显示,拉托现年42岁,在巴黎一家导弹制作系统的公司工作,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妻子是法国*府高级要员的女儿,这种婚姻关系使他有牢固的社会地位,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自信。
经过调查还发现,拉托为人小心、勤恳,具有雄心,爱好奢侈,喜欢浪漫,有好吃好喝和喜欢漂亮女人的弱点。因此,当拉托踏上苏联国土的时候,一个针对其弱点精心设计的圈套就已经制订出来了。
拉托已经成了克格勃“燕子”追逐的目标,当然他毫不知情,他怀着十分愉快的心情游览莫斯科之后,又去列宁格勒旅行。苏联的国际旅行社还热情地为他安排了一套宽敞而舒适的套间。
一天下午,他参观了冬宫、老修道院,游览了涅瓦河,然后悠然自得地信步走进一家餐厅用餐。就在拉托用餐之时,一个苗条秀丽而又穿着入时的金发女郎姗姗步入餐厅,很随意地坐到了拉托桌旁的一把空着的椅子上,并用俄语问道:“请问这里有人吗?”
拉托有礼貌地用法语回答说:“对不起,我不会说俄语。”
金发女郎显出很兴奋的样子,微笑着用纯正的法语说道:“听您的发音,您一定是从法国来的。我叫塔尼亚·萨拉柯娃,是一名法律教师。认识你很高兴,我能和你坐在一起吗?”
拉托为能在异国他乡遇上一位会讲法语的漂亮而文雅的金发女郎而高兴。两人就这样“巧遇”了,并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
此后,塔尼亚成了拉托在列宁格勒旅游的向导,有美女的相伴,为他的旅游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二人相识后的第四个晚上,塔尼亚带着拉托沿着莫伊卡河堤去饭后散步。她神情哀伤地向他吐露说:“你知道吗?我的生活并不幸福。我的丈夫在*队里,我们聚少离多,我觉得自己很孤独。”
拉托怜香惜玉起来,轻轻地把她搂在怀里,而塔尼亚则以热吻回应了他。
拉托很激动,尝试性地拥抱塔尼亚。但是塔尼亚却主动提出去他的旅馆。于是他俩心急火燎地回到旅馆,尽管拉托心中也有一丝不安,害怕造成恶劣的影响,但他终不能控制自己被塔尼亚挑逗起来的欲望。
他锁上了卧室的门,在门里又顶上了一把椅子,又拉上厚重的窗帘....不一会儿,拉托的害怕心理就被淹没在云雨柔情之中了。
事毕,塔尼亚仍情意绵绵,称拉托是她最中意的情人,并主动地表示,明晚一定再来。
可是,第二天下午,拉托却被请到了一间秘密办公室里。在那里,两名克格勃官员正在等着他。有一个自我介绍是“上校”的人,从口袋里取出一些照片:拉托昨夜同塔尼亚的各种情景都被详尽地反映在这些照片上。
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拉托惊恐得不知所措。
“上校”告诉他,他“玷污”的女人是苏联高级*官的妻子,“上校”将以“间谍罪”和“玷污*官家属罪”把他送交*事法庭,此罪名起码要判10年有期徒刑。
听到这些话,拉托害怕了,后悔不已。
但是,“上校”话锋一转说,如果他能提供关于空对空导弹自动跟踪弹头的资料,并在今后为苏联服务,那么就可以免于起诉,还可以把这些照片和底片全部交还给他。
拉托不想出卖他的国家,严辞拒绝了“上校”的要求,于是克格勃的官员就把拉托押送到莫斯科投入卢比扬卡监狱。
在这座监狱里,拉托受到了严酷审讯。最后他终因忍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同意了克格勃的要求。向克格勃提供了他所知道的秘密,并同意当一名克格勃间谍,还答应回国以后会不断向克格勃提供情报。
拉托被释放后,回到了法国。但是这位著名的电子专家并没有沿着背叛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而是向*府勇敢而坦率地汇报了他在莫斯科的一切遭遇。虽然他受到了法国反间谍局的反复审问,但是当局还是同情他的。他们同意不将此事告诉他妻子,而仅说他曾受到威胁和讹诈。
华利甫·拉托在摆脱克格勃的威胁之后,虽然没有成为一名为克格勃效劳的间谍,但是他所在的公司从此禁止他再接近秘密资料。这个禁令毁了他灿烂的前程,但是这又能怪谁呢?不过算起来他的结局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