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战俘属于战争必然产物,战争一旦开打,肯定有被俘虏的士兵。在二战时期,有的国家对待战俘很残忍,比如苏联、德国、日本,但有的国家对待战俘却很友善,不仅不对战俘施暴,反而好吃好喝招待,甚至解决生理需求,还能迎娶本地女子。
本期笔者就来说一说二战时期各国战俘待遇,哪个国家残忍,哪个国家友善。
世界各国对待战俘态度取决于战俘来自哪个国家,加拿大俘虏德国人、苏联俘虏日本人,意大利俘虏所有人。大家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并不是死敌,相对来说他们待遇较好。
意大利如何对待战俘?
先说说意大利。意大利号称“搞笑*队”,他们几乎抓不到战俘,如果抓到战俘,对待战俘却非常好。意大利*队非常看重吃,宁愿不打仗也要先吃饭,曾经还因这个原因被英*抓获,那么意大利是怎样对待战俘?
成为意大利战俘可以说非常幸运也非常舒服,因为一日三餐都有意面,熟肉、红酒、红茶。这种情况让战俘觉得自己吃的士最后一餐。
曾经有一位英国将领被俘虏,同样受到意面、熟肉、红酒、红茶这种待遇,让他以为自己明天就要上刑场,于是询问看守,士兵向上级汇报情况,第二天一位意大利将领来看他。
让英国将领吃惊的是,他来不是宣布死期,而是向他询问,问他是不是吃得不好,简直是难以置信。
这里说明一下,意大利*队对待游击队员很残忍,只要抓到游击队员,几乎都是直接枪毙。
英国如何对待战俘?
盟*对战俘最好的是英国。英国是一个守规矩国家,他们经常号称自己是“绅士”,英国是按照规定对待战俘。在英国的德国战俘不仅不会受到虐待,还会有充足食物和医疗服务。
英国按照《日内瓦公约》对待战俘,给予战俘人道主义待遇,甚至还对表现不错的战俘发放薪水,他们穿着英国制造的德国制服,虽然不能挂勋章,但飞鹰标志还在。还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举行文体活动,甚至还能饲养宠物。
其实英国也不是在战后才对德国战俘那么绅士。说实话,德国一直对英国印象不错,在希特勒规划中,德国并不想占领英国,而是想劝降,所以才能看到“和睦”一面。
苏联如何对待德国和日本战俘?
相对来说,苏联对日本战俘还算不错,却对德*俘虏比较残忍,当然,这很正常,毕竟德国是侵略国。
苏联共接收万德国战俘,70万日本战俘。年-年共死亡万德国战俘。因为德国没有善待苏联战俘,苏联也没有必要善待德国战俘。
至于日本,那些70万战俘被苏联送到西伯利亚和莫斯科等地修建住宅区,以及顿涅茨煤矿货,古拉格当苦力。
日本战俘吃不饱,穿不暖,整天还得干重体力活,导致日本减员很大,大部分死于年末。
到了年,苏联开始组织日本战俘修建起更大战俘营和房屋,并规定日本战俘在下午五点就可以休息,零下30度不用再出工,以降低战俘死亡率,保证人员健康,并加大对战俘营投资。
从年开始,日本战俘有了更多黑面包,还添加咸鱼、美国罐头。据一位日本战俘回忆,有时候苏联还会给他们白面包、砂糖、新鲜蔬菜、肉类等。
还有一位日本战俘在回忆录《活着回来的男人》里记述,日本士兵认为,在苏联战俘营生活要好于日本*营,因为在日本*营每天都要打骂体罚,伙食也一般,特别是新兵,每天活得胆战心惊,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都要训练。
而在苏*战俘营里,每天工作不超过8个小时,其他都是自由活动,还组织很多文体活动,讲究官兵平等,还设有投诉委员会。在文化活动方面,大都组织歌咏队、乐队等。
经过苏联战俘营改造,于年末从苏联释放回日本数十万日本战俘,基本都是亲苏派。
日本如何对待美国战俘?
大家都知道日本崇拜美国,当日本俘虏美国大兵会发生什么?
二战时期,日本臭名昭著,最出名的非巴丹死亡行*莫属。
年,日本对菲律宾袭击作战,战争结束后,日本共俘虏7.8万名美菲士兵。为了达到震慑目的,日*对7.8万美菲士兵进行玩弄,竟强迫要求他们穿越巴丹半岛原始森林,到达公里外战俘营,且全程不给水和食物,有些战俘渴死、饿死,还有很多战俘走不动被日*杀死,最后到达战俘营的战俘不足6万人。
即使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对某种战俘却十分优待,甚至当宾客招待,生怕他们受到一点委屈,还会给他们找美女伺候,解决他们生理需求,有时候还会开小灶改善伙食,这些战俘就是美国高级*官。
日*之所以要优待这些战俘,当然不是人道主义精神,而是为了收买人心。高级*官不用干活,除了行动受限外,生活标准和日*高级*官一样,每月还有津贴,每月会有日*高层拜访,希望在战争上助日*一臂之力,被拒绝后也不生气,而是接着让他们舒服生活。
大家都知道,美国国力远高于日本,对当时日本来说,虽然在*事上很狂热,却也害怕失败,尤其是抗日战争后期和太平洋战争后期,中国*队的顽强和美*强大给他们留下很深印象,让他们必须收买人心,给美*留下好印象,以便未来进行和谈时可以讨价还价。
爱沙尼亚和加拿大如何对待俘虏?
爱沙尼亚和加拿大堪称战俘天堂。爱沙尼亚长时间大规模战争造成男丁不足情况。二战时期,爱沙尼亚属于苏联一部分,于年6月22日遭到德*猛烈进攻,仅用三周时间,爱沙尼亚就被德*拿下。
从结果来看,德*以压倒性优势取胜,但这并不代表爱沙尼亚没有抵抗过。他们召集全国男性参*抵抗德*,奈何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让他们难以招架。二战期间,他们损失22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是男性。
轴心国战败后,爱沙尼亚有了不错的发展,不过男丁问题还是难以解决,于是他们想到德国战俘。他们对待战俘方式十分特别,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下,并鼓励他们与爱沙尼亚女性结婚。这样做就是为了能为爱沙尼亚增添人丁,这种待遇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
即便如此,爱沙尼亚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以年数据来看,爱沙尼亚全国男性60万人,女性却接近75万。
再说加拿大。加拿大虽然参与了二战,但由于人口基数小,派遣部队也少,加上所处地域远离欧洲战场,所以他们对德意日战俘相当友善,他们严格遵守《日内瓦公约》,并做到极致。
毫不夸张的说,加拿大把战俘当祖宗伺候,好吃好喝招待,又有薪水,还不用干活,一些德国战俘曾说:“比起德国压抑,在*队里面受罪和死亡风险,这里就是天堂。”
二战时期,加拿大共关押3.5万德国战俘,因为德国潜艇开到加拿大附近,大多战俘都是海*,被关押在魁北克,是最幸福的战俘。
这些最幸福战俘居住在加拿大魁北克庄园别墅内。加拿大*府特意建立了一座巨大庄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战俘们每天与花香、青草、山水相依,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每天的任务去森林砍树,帮居民建房子,还有各项娱乐项目供他们解闷,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加拿大*府还给他们修建了很多娱乐设施,比如棋牌室、足球场等,让他们喝酒、聊天、打牌,放松心情。加拿大*府从来不会担心他们逃跑,因为他们也不想逃跑。
话说回来,其实并不是加拿太傻,因为加拿大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进行人力建设。这些战俘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身体素质好,所以加拿大*府想把他们留下来,让他们意识到在加拿大生活是多么惬意。
结束语
二战结束后,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很多德国士兵在加拿大当战俘期间,被幸福感淹没,从加拿大回去后胖了许多,没有一个战俘有恐惧和怨恨,反而对加拿大恋恋不舍。
其中二战德国海*优秀王牌艇长,因为关押在加拿大太久,后来直接移民加拿大。别的国家战俘都迫切回归祖国怀抱,而被关押在加拿大战俘却不愿回国,不得不说,加拿大优待战俘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也为他们带来了很多人才。
加拿大其实和美国一样都是二战受益者,只是美国光芒过于耀眼,让人们忽视了加拿大。
本文结束,谢谢观看
文章参考:《各国士兵回忆录,我当战俘的日子》彼得·克拉克斯、约翰·施图尔特等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