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现场
展厅现场
此次展出他的大型架上绘画《天上人间》系列和装置作品《一而二,二而一》以及最新创作的版画系列《自然之物》,将架上的彩云、奇石同具有纯粹哲理性的装置作品并置其中。三件作品虚实相对,象理相合,形成奇妙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哲学、美学、宗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东方当代艺术的视觉和观念的把握。
《天上人间》系列
云与东方人的心灵感受之间总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商代,云就被认为是上帝的使臣,从现存的甲骨文卜辞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祈求云神能给他们带来雨水,以保证农业生产有个好收成,人们会通过占卜,获知云神的需要,向云神燎祭牛羊,以换得风雨。而古时节气的变化与云的不同状态也息息相关,每个节令,云的形状不同,色彩不同,古人通过云的变化,来预测天气,也通过它来预测吉凶。而云在当下信息时代则给予了更多的启示和创造性,应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终端电子应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都是以云端概念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
邵译农将自我的精神能量以彩云为媒介,一气呵成地灌注在绢布之上,力图构建一个空灵的精神空间,使每一个进入者似处于似真似幻神圣般的虚空之中。云图的状态处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混沌空无,变化莫测,蕴含着凝和势,包含着常数与变数的变化能量,使我们由一个角度转变到另一个角度,由外而内,由动至静,由实致虚,滋养灵性,启发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天上人间—cmXcm(10联)绢、颜料邵译农
当超然变得可见时
——谈邵译农的装置作品
文/许晟
“艺术之最高成绩,荟萃于一痕一纹之间,任何刀削雕琢,平畅流丽,全不带烟火气。”——梁思成
邵译农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艺术家是人类精神的自由之极。艺术的生命就是人性的自由。”如果说他的早期摄影作品还在寻求一种与中国的社会或历史有关的映照和批判;那么近几年,在他新的摄影与装置作品里,他已经找到了一种关怀一切现实的方式,那就是回到对心灵的锤炼本身,并用极其严苛而隐忍的形式追求着眩目的自由。
天上人间——绢、颜料Xcm(3联)邵译农
这种自由首先是形式的,它属于当代艺术。今天的艺术家不必像古代工匠那样,遵循任何标准的引导;也不必像现代主义时期的“前卫”那样,创造或跟随任何少数派的潮流。艺术的形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以用任何可能被看见的方式,直接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相连。因此,这种自由也是精神的,从艺术家脱离工匠的身份,并获得自觉性的时刻开始,它就一直存在着。在欧洲,这一自由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而在中国,它是由唐宋之交的文人艺术家群体实现的。
对今天的艺术来说,这种自由从来没有变得如此个人化,因为当代艺术是没有标准的——人们总是在进行关于标准的讨论,或者试图创造新的标准。标准消失之后,或者至少对那部分足够清醒,并认识到这件事的艺术家来说,艺术的自由总是伴随着长久延续的孤独感。
▲天上人间——绢、颜料Xcm(3联).9邵译农
于是,当代艺术常常变得喧嚣,并以强大的,外向性的形式来对抗孤独。可是,无论有意无意,一切作品的形式都承载着艺术家的精神,而在那些充满着喧嚣外表的作品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艺术家对孤独的恐惧。和其它时代的艺术一样,这样的作品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因为这是一个容易令人恐惧的时代。如果这种恐惧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家的人格相契合,并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在目的和形式上到达极致,它们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比如安迪.沃霍尔或者村上隆就在承认这种恐惧,他们的作品像是充满“烟火气”的,抵御孤独的狂欢,并几乎让人感觉到被它们覆盖的伤感。
《天上人间》系列之一
另一些艺术家遵从自工匠时代的艺术传承而来的,安静的力量。邵译农就在用装置的方式,继承这个不受国界与时间阻隔的传统。古代工匠相信某种源自宗教信仰的,对形式的敬畏感,并在世代传承的经验中,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具备这种力量。对今天的艺术家来说,宗教对艺术形式的整体影响已经不复存在,也就不再能引导观看的方式;但在个体艺术的碎片中,仍然有非宗教的信仰在延续:他们相信超然的精神高度的存在,并相信艺术的目的不是对孤独的抵御,而是在一切时代中延续这种自古而来的高度。
古代工匠的作品就是这种高度的证据,而今天,这样的艺术家需要重新寻找到达那里的方法。他们同样需要以知行合一的方式,不断向内深入内心,由此具备形式的敏锐,并让心性的高度与形式的高度相统一。他们的喧嚣之处不在当下,而在古今一切足以洗涤心灵的作品当中;这样的喧嚣如梦幻泡影,却充满喜悦,并因此是不带“烟火气”的。邵译农所追求的自由就通向这里。
天上人间—12绢、颜料cmXcm(5联)邵译农
天上人间—13绢、颜料cmXcm(5联)邵译农
《一而二,二而一》
作品“一而二,二而一”以至简的结构理念,选用乌木和枫木两种木质,用传统隼牟结构相连,消解可限定的边界,使其环环相扣,循环往复,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以此阐述东方哲学思想的根本内涵。既东方民族看待世间万物存在的关系并不以是二元对立观念为划分:比如理性与感性的二分,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更高的评价。又或“存在”与“缺少”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这种常以阶级形式出现的“高等理念”,被视为一种推崇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社会的重要哲学思想。
作品“一而二,二而一”正是邵译农对这种哲学思想的省思,东方民族的哲学观念善于将宇宙万物中种种对立的关系以整体的状态去感知,任何一种状态都持续在动态转化的过程之中,彼此连续、分化、再交融。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好坏之分。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他自身就已包涵了批判性、颠覆性、创造性、预见性。”——邵译农
当历史的价值变得虚无,当批判和反叛的立场变得虚伪,装置艺术家应该为何而创作?也许,我们反而能从这样的转变里看到一种最朴实的诗意。而如前文所述,邵译农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对这个挑战。他对材料本身怀有更深厚的情感和感知能力,这是个人天性使然,也来自多年沉淀的经验与修养。他那些基于物质特性的创作,源于对自然法则的崇尚,对想象力的遵从,以及一种深远的内在情感的释放。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装置艺术具备一种内敛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区别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仍然停留在工具理性思路上的装置方法。
《一而二,二而一》乌木,枫木装置
这种浪漫也揭示着中国文人的修养与境界。邵译农的作品与中国传统这个整体无关,也无心建立那不可能存在的,所谓传统与当代的联系,却承载着中国自古最为要紧的气韵与精神。如果说视觉艺术的最高目标是某种可见却又抽象的精神态势,那么邵译农就在把一切沉淀与思考都化作最为安静的作品,来承载和延续这种态势。它没有国界之分,但对邵译农来说,它在自己的土地上又必须以中国的方式显现出形态。
展览现场
邵译农的作品还没有完全达到他所期待的高度,他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他曾经说,自己宁愿当一个更绚烂的时代的垫脚石,但我们能够期待的也许更多。对艺术成就的坦然来自他对纯粹高度的尊重及信念,并由此决定了他对待作品与艺术的方式。“信念”为知,“方式”为行,这便是他作品的源头所在。实际上,“知行合一”本身就是一种美;如若所知所行都为大善,结果就必定与大美有关。
展览现场
《自然之物》系列
以每一个古地命名的“自然之物”用最原始简单的表达方式,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人的自古审美趣味放入其中,使人为的选择与自然的生成相结合,体现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照。
邵译农的作品并不是孤立的仅供审美愉悦的物件,他强调艺术的独立和精神意识的广度和深度,艺术实践源自于艺术家自我精神品质修炼的延展,通过艺术语言视觉化了东方人文内在的精神传统和文化体系的核心。艺术作为具有人类内在根源性的共通和宗教精神的源头,使其成为一种通用语言,去感知万物、连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启示着当下的我们。
《自然之物—上庸》铜版×80cm
《自然之物—浪穹》铜版×80cm
《自然之物—即墨》铜版×80cm
展览现场
正像艺术家邵译农所讲:我没有要求我的的作品一定要有独创性,却要求它独立,要有空间,有空间接受时间的检验,能任人神游,也能隐藏自己。
关于艺术家
艺术家邵译农
出生于青海西宁
青海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届助教班毕业
现居并工作于北京
主要展览
「探究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与红色图像」·柏林国家摄影美术馆
「暂存·神与物游」·伦敦凤凰之家艺术馆
「今天重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西安美术馆
「文明的维度」·银川当代美术馆
「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杜塞尔多夫NRW-FORUM博物馆
「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成都蓝顶美术馆
「全国美展当代艺术实验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邵译农慕辰个展:风生水起」·上海沪申画廊
「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意大利威尼斯米希宫/博洛尼亚Magi'博物馆
「瑞信·今日艺术奖提名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建筑摄影—中国制造」·德国科隆应用艺术博物馆
「OpnHous-新加坡双年展」·新加坡国立美术馆
「溪山清远——成都双年展」·四川成都
「“调节器”—第二届今日文献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今日中国」·瑞典索伦蒂纳Edsvik美术馆
「到月球的距离永不相同——权利*治和环境」·丹麦哥本哈根Faurschou美术馆
「*治/极少主义」·德国柏林KW艺术中心/波兰罗兹美术馆ms2
「和后殖民说再见——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新世界秩序——中国当代装置和摄影」·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
「亚洲新浪潮」·德国卡尔斯鲁厄ZKM媒体艺术中心
「注意!来自中国的摄影」·西班牙马德里ATRIUM美术馆
「亚太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
「SCAPE双年展」·新西兰CHRISTCHURCH
2
「跟我學!千年之初的中國當代藝術」·日本東京森美術館
「麻将:乌利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瑞士伯尔尼美術館
2
「影像生存——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
「PASTINREVERSE:東亞當代藝術展」·美國聖地牙哥美術館
「间——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SPREADINPRATO」·意大利普拉托
「世界剧场——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
「金钱与价值——最后的禁忌」·瑞士BIEL
惊蛰—邵译农个展
展览时间:.3.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