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林徽因请停止对她的绿茶羞辱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6月10日,林徽因的诞辰。提到林徽因,人们会想起“人间四月天”,会说起她是“一代才女”。也会有不少人,只会想起那些桃色八卦,并冠之“民国绿茶”这样侮辱性极强的称呼。在今天这个日子,我想提供给你另一个认识她的视角。你知道吗?除了诗人、作家之外,林徽因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和梁思成一同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参与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战乱年代,身负重病,为保护古建筑,毅然成为人群中的逆流。林徽因出生于杭州名望世家,16岁时,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居住时,遇见了一位有趣的女房东,房东是名建筑师,也经常与林徽因讲建筑有关的趣事。以此为契机,林徽因立志攻读建筑学。从英国回来,林徽因与梁思成再次相见,在交谈中,她向梁思成谈到今后要学建筑。而当时的梁思成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喜欢绘画,只是因为林徽因聊到建筑时的神采奕奕,于是梁思成也误打误撞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既是父母之命,也是志同道合,心意相通,两人定下了婚约。并一同前往美国,入学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顺利进入美术学院建筑系,可建筑系是不收女学生的,所以林徽因只得注册在美术系。但性格要强的她,仍坚持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建筑系光是课时就接近40小时,课后还要进行大量枯燥的绘图练习;在这之外,林徽因还得完成美术系的课程,学业的繁重令人难以想象。但这丝毫没有打击到林徽因对建筑的热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她依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二年,她就成为了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接着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建筑系老师夸她的作业“无懈可击”,同学则评价:“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分数,偶尔拿第二。她文文静静,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好成绩挂在嘴边”。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她又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年,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为他俩安排了一趟欧洲蜜月之行。英国、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两人把欧洲的建筑精华看了个遍,记录下了大量的照片、素描,为他们日后的建筑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蜜月结束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国,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他们从0到1搭建了建筑学的教学体系,林徽因更是亲手设计了东北大学的校徽。然而,她一个江南女子,身居东北,极为不适,不久染上肺病。从年到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走访了中国15个省,多个县,考察测绘了处古建筑,河北赵州桥、浙江武义延福寺、山西应县木塔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乡下条件艰苦,风餐露宿是常事。野外满是苍蝇蚊虫,客店旁边散发着牲畜的异味。她经常满身跳蚤,被叮得浑身是包,汗流浃背地背着笨重的考察器材上山下河。然而她在给亲朋写信时所抱怨的也只是时间有限,生怕哪处遗漏。按理说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世所称道的才女,明艳动人、弱柳扶风,才符合外界对她的想象。可她偏偏不示弱。七七事变之时,当所有人都第一时间逃难,林徽因首先想到的却是要抓紧时间记录勘测古建筑,她说,“如果没有能力保护祖宗留下的家产,是我们这些做子孙的没出息。”等南下避难时,有一次儿子梁从诫问她:“日本人要是打过来,你们怎么办?”她却说:“中国读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多年后,梁从诫回忆起此事起:“我被母亲的凛然之气震动了。第一次忽然觉得她好像不再是妈妈,而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直到抗战胜利后,她们一家回到北平。而此时的她,因为常年奔波,加上之前的旧疾,双肺和肾脏感染衰竭,一切都注定留给她的时间无多。她要在生命的最后,绽放最美的花火。她在切除了一颗肾脏的情况下,与梁思成一同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学系,随后又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拯救濒危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同时又撰写了大量学术科普论文。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她甚至敢站出来跟当时的北京副市长吴晗交锋。然而一切都在年4月1日那个早上结束。林徽因终不敌病魔,医院。那年她51岁,死后被葬在了她设计的八宝山公墓中,墓碑是她的丈夫梁思成亲自设计的,上面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恨她的人暗自叫好,趁虚而入,甚至在后世毁谤;爱她的人却长夜无尽泪,为她写下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传奇总是不可避免地被误读,在各种流言和赞美中登高加冕。在《你是人间四月天》这本书的腰封上有一句话:“请不要抱着任何好的、坏的心思去读她,因为那样你永远读不懂她。”抛开成见去读她吧,看一个少女是如何懵懂,如何温柔,为何悔恨,为何坚强,在哪里呢喃低语,又在哪里引吭高歌。作者/都靓和她的朋友们

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B站同名

都靓Amber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的都靓

很高兴遇见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