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南日报河大之美法制视界 [复制链接]

1#

明伦校区大礼堂

明伦校区6号楼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交响音乐会

明伦校区南大门

这里是河南贡院旧址所在地,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画上句号;这里是中原第一所现代大学,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写下悲壮和自豪;这里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扬帆远航。

徜徉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就仿若穿行在一座历史博物馆,正如教育部领导同志视察河南大学时所感叹的:“一进入河南大学,就感觉悠然的岁月飘来了书香”。一所氤氲着浓郁书香的百年学府,扎根在开封这座幽静的八朝古都,大师灿若星辰,学子纷至沓来,流风余韵,延绵不绝,入选“中国最美大学”排行榜。河南大学之美,在校园、在建筑,在大师、在学子,更在底蕴、在精神……

河大之美美在建筑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如同开启一场时空交错的穿越之旅,一幢幢厚重的典雅建筑,串联起了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

河南大学成立于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中原大地第一个派遣留学生的桥梁与窗口,具有强烈的开放图强与融通中西文化的意识,校园建筑亦有体现。

年,6号楼建成并投入使用。6号楼中西合璧、稳重优雅,映射出河南大学建校之初的创新之光。年7月,中共北方区委总负责人李大钊,应邀来校讲学。时值盛夏,穿一身白色长衫的李大钊,稳步登上6号楼三楼,发表《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的演讲。在这里,李大钊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

年至年,6栋东斋房和2栋西斋房相继建成。绿树丛中的东西十二斋房,如同琴键一般,在明伦校区南大门至大礼堂轴线两侧井然排列。顺着斋房望去,中轴线西侧的中部,7号楼色彩明丽、高大醒目。年建成的7号楼,既完美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又巧妙结合了西洋建筑的浪漫元素,粗壮有力的塔斯干式壁柱、古朴精致的塔状气楼、难得一见的重檐歇山顶、美轮美奂的透雕挂落、灵动活泼的木刻雀替等。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见到7号楼时,大加赞赏。进入楼内,踏着厚厚的木地板,不觉放轻了脚步,仿佛看到了胡适、梁漱溟、傅斯年、范文澜、董作宾等大师往来的身影。

年12月,在校园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的交会点上,一座占地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的规模宏大的大礼堂建成。大礼堂设计之精美、质量之高国内罕见,在当时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据说,建成之初就入选“亚洲十大建筑”。年9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率领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来到河南大学,与“怒吼歌咏队”联袂登台,在大礼堂唱响抗日救亡的激昂悲歌。

一座四柱三开间的牌楼式建筑,在古城开封宁静的街道上,吸引着无数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