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录在非洲做地产开发是怎样的体验17 [复制链接]

1#
工地质量与速度,细节是魔*

房地产业在当地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私企房建项目走过了打包承建时期,更多有经验、有实力的公司选择自建模式,房企自建可提高利润,但现场管理者要付出的更多的管理心血。

作为私人企业,要效益、要结果,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能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而是要创造性的、建设性的工作。

一些现象

由于当地文化和工作习惯的不同,与国内工作起来,有诸多不同之处:

比如在工作安排方面,大工不愿意做或者协助小工工作,小工一般搬沙、搬木材、搬水泥、搬地砖、提水等工作,大工认为我是贴砖、安门的工种,这是小工的工作内容,就算临时安排大工做,有时也会有抵触情绪。

又如在工作时间方面,如果规定下午5:00下班,4:30工人就开始惦记着准备结束工作。此时,有的开始闲聊、有的开始收起工作,一般不会有“抓紧把手里工做完,明天开始新的工作”的想法。

细节,贴阳台门槛石的工人临近下班走人,门槛石在右边,灰已铺好,但工人已离开,准备第二日继续做。如果负责的人早交代、多检查,让工人把工作做完不是更好?

当地没有扁担、背篼等搬运工具,头顶、手提是工人常用的搬运方式。为了提高速度,我从网上找来扁担搬运的图片给工人看,他们看着笑了,估计是从来没看到过这种搬运方式,绝大多数人也不愿意尝试扁担挑的方式。

细节,打磨墙面的工人走后,地上留下一片腻子灰,第二天再安排工人打扫,如果能让打磨的工人一并清扫干净更好。

细节,修补地砖的工人,地砖敲走后,把垃圾放在一边,第二天继续清理,如果让工人立即清理装袋更好。

一些思考

对于上述出现的情况,我经常思考:当地人做事散、慢、无质量、无速度保证,不能脱离中方管理员的视线。

一些私人房企出现一大家人管理一个工地的情况,一家人做事凝聚力更强,大家目标更一致。

如何改进或提升这些工作细节?最易想到包工,也可从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调动中方管理员积极性、集中工作面等方式来改进。

先说说包工。

可把所有的工种,如木工、钢筋、砼、水电、砌墙、抹灰、贴砖、电梯、内墙油漆、外墙涂料、橱柜、衣柜、铝合金、铁艺等,分包给当地人或国人,中方管理员现场把握好进度、质量和安全。

“多劳多得”这样可提高施工速度,减少现场人耗、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减少文化摩擦。

一早,承包木工的班组正在开会,左侧坐地上为包工头。

现场中方管理员管好包工头,交代任务、技术、安全主要事项,每天对完成情况做检查,达不到要求现场立即整改。

如何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

将工作内容,如混泥土施工、泥瓦工施工、室内装修、门窗安装等以文字形成工作标准,每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但适合公司,适合现场的经验才合理。

每周,各班组中方管理员现场开会,明确要完成的当周工作内容。

每周,当地工头和各班组中方管理员开会,明确工作内容,交流工作技巧,处理一些工作疑问。

每天,工人安排的工作要定点、定时、定量,中方管理人员要知道细节,工作内容记录在工作统计表种,提前完成的可提前下班,超出的工作可给奖励。

工地每日工作记录表。记录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明细,有了记录,就有目标,需要各项中国管理员检查,提高工作完成度。表由中国管理员填写最好。

如何调动中方管理员的积极性?

明确工作内容及任务,提前完成,可以回国带薪休假。比如目标是16个月完成,实际用15个月完成,那么这1个可回国带薪休假。

对于技术过硬、工作态度好、有责任心、愿意和公司一起发展的中方管理员,可在工资之外,给予其他福利。

集中工作面。

试想让中方管理员在一楼、五楼、十楼等多点施工,不停的上下来回跑动,客观讲,人难免有惰性,不便管理。

如果让工人集中到两三层施工,不分散,比如施工1-3层,中方管理员只在这3层工作,完毕后,再进入4-6层,这样所有工作进度、质量管理在中方管理员的视线范围内,做错了立即改、速度慢了立即催、需要安排人立即调动、质量和速度应该会提高。

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工地这样做,执行会有什么问题?也许,这是太理想化的思路。

广而告之

丹尼斯花园,现房热销中

欢迎致电或扫码获知详情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