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您推送的第篇文章
沙漠的天
蓝得那么纯净
没有一丝浮云撩动
显得*沙之中的
一抹红色愈加浓烈
说到沙漠
撒哈拉沙漠可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
面积约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
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
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有句话说的好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在国内
我也算是个老司机了
但在沙漠行车
我可真是个新手
看似平坦的路面也会让人抓狂
任何一个驾驶的小失误
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对于大港油建公司
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来说
沙漠行车安全这可是一柄利刃
时刻悬在头顶
站间管道项目
位于迪法大区的东北部
距离尼日尔东南部城镇恩吉格米公里
是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
项目启动后
运输物资车辆在行车中
不断碾压而成的路
作为临时的通行道路
在绵延多公里的施工路线上
经常往返是家常便饭
坐着皮卡车从一个营地到另一个营地
从一个机组到另一个机组
一次次地考验着我们的
颈、肩、腰和心脏
倒海翻江的脾胃
尼日尔国土面积基本都是荒漠地带
偶有土质与雨水稍好的区域就是
首都尼亚美和各地的大区首府
但环境也不比国内的村镇
到了这,我真的是方向盘都不敢碰
除了严格遵守项目的管理规定以外
也真实感受到这里差得不能再差的路况
这里的沙漠并不是寸草不生
一坨坨荒草夹杂着*沙顽强地生长
远远看去就似一堆堆小土包
可长草的附近土质就更奇怪了
表面看上去貌似很坚硬
车子碾压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松散
底部土质硬度不均匀
让车辙变成了层层叠叠的小台阶
颠簸更甚
当地技术娴熟的司机师傅
在行驶汽车时
不停地左右摇晃方向盘
努力增加着轮胎的摩擦力
只为让车行驶得更加顺畅
沙漠地表温度
最高能超过60摄氏度
草和沙组成的土包
在沙漠中间穿行的晃动
沙坑托底的金属摩擦
让爆胎和误车的几率成倍增长
要知道在炎热的环境下
每等待一分钟便会多一分危险
此外
孤零零的沙漠里有很多
通往阿尔及利亚等他国的“特殊”路线
来往车辆人员相当复杂
安全风险很高
不过好在每一次的爆胎、拖底盘
我们都能即时解决
这也让安保大兵、当地雇员司机
和来自中国的我们
相互协助、共进退的情谊升温
尼日尔二期一体化项目
对沙漠交通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要求
对在营地内通行速度多少
在安保圈内通行速度多少
在正常通行路径内限速是多少
都有明确规定
再加上项目部定期对
当地雇员司机进行安全培训
时时刻刻给他们敲响行车安全的警钟
在营地内
有助理、安全人员监督行车速度
出营地后有带车中方人员的责权范围
保证行驶速度在正常的范围内
行驶在预定的路线上
不盲目去当探路人
这也成为数十万里行车
无事故的*金法典
上车必须系安全带
出门必带兵
卫兵不上中方车
晚上6点前必回营地安保圈
行车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60公里
非紧急状况下
中方人员不允许驾驶车辆
可以说这硬性规定
时刻保护项目中方人员的安全
也让可能发生的驾驶车辆事故的
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撒哈拉沙漠的地形地貌很是复杂
站间管道整个施工区域
方圆七八十公里范围内
几乎看不到一处安全较大的平地
到处是沙堆起伏
行走在上面就像
一个个波峰与波谷的相连
而且往往看到沙堆走到顶端的时候
上面又是一个沙堆
好像永远看不到制高点到底在哪里
在沙漠里行车
高温的夏季给轮胎置换氮气非常重要
备胎必不可少
当地雇员司机告诉我们
轮胎的胎压差不多降低到正常值的80%
并置换了氮气,增加了接触面积
胎内空气更加稳定,行车也会平稳很多
在沙漠,只要上车就必须
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带
否则头部随时都会与车顶棚发生碰撞
手机在出行前必须要充满电
对讲机是必带品不能遗忘
备案通知是出行前最重要的事
如果车辆在路上爆胎或者不能行驶
要及时通报、联络救援
在原地等待,切不可慌忙寻路
在这种高低起伏的地形地貌中迷路
将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
项目部也有风险识别
早早进行了紧急撤离的安全部署和演练
应急车辆每车的人员、司机和备用司机
都有相应的安排
只有紧急撤离的时候
中方人员才可以驾驶车辆
应急药品谁负责
食物饮水定量匹配
卫星电话保持通畅
奥维地图路线清晰
保障在这高低起伏的准无人区内
人们可以任意穿行
哪怕地形复杂、何惧路况艰险
坐在出行的车里
我们会看到挡风玻璃右上角的车辆编号
为得是方便中方人员辨识
驾驶台左上角贴着的白色纸条里
有车辆本次的保养里程
下次的目标保养里程
空调出风口旁醒目的红色“60”贴
时刻提醒当地雇员司机和
乘车的所有中方人员
严格禁止车辆超速行驶
每次上车的“BOSS,THEBELT”
是当地雇员司机在提醒
每位乘车人系好安全带的习惯
乘车绝不超载、超载绝不出行
这是每名中方人员与
司机达成的一种默契
行车不与司机交谈
坐车不大声喧哗
影响司机对行车路线的判断
也是我们在用实际的
行动守护着行车的安全
沙漠交通,安全你我他
这是我们共同的遵守!
喜欢本篇文章,请在文末右下角“点赞”“在看”吧!
文图
刘文杰
编辑
聂林蕊苑晟祥
审读
刘立岩
确认过眼神er,你就是管道人的“过儿”!“如果没有管道局对人才的重视,我拿不到这么多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