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发中国援助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注入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1月,非盟峰会通过《年议程》,提出要实现“基于泛非主义理想和非洲复兴愿景的*治上团结、一体化的非洲”的发展愿景,将21世纪打造成“非洲的世纪”。为加速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非盟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作为《年议程》的旗舰项目,并于年6月启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谈判。尽管自贸区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非洲大陆区的建成对于非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作为非洲最重要的发展合作伙伴,中国将积极运用对非援助等*策工具,帮助非洲大陆自贸区应对挑战、推动非洲大陆的区域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发展。

从个体发展到联合应对挑战

尽管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共识,但是非洲大陆自贸区谈判却历时四年时间。谈判从年6月启动,年3月《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获得通过,4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该协定。按照协定条款,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需要22个国家批准。年5月30日,非盟宣布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生效。年7月7日,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召开的第12届非盟特别峰会上,正式启动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实施程序,当时共有54个成员签署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并有27个国家批准了该协定。年3月19日,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长梅内在非盟总部宣誓就职,并于3月底赴加纳临时秘书处任职,为在7月1日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运行前做好原产地规则谈判及相关准备工作。因新冠疫情爆发,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正式启动推迟到年1月1日。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成立对于非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自贸区的成立将极大地推动非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升非洲整体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议价能力。依据《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非洲各国将在5—10年内消除域内90%的商品关税,其余10%针对敏感商品的关税也将逐渐取消。并且还将逐步消除非关税壁垒,并就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争端解决协议、合作竞争协议、知识产权协议和投资协议达成一致,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在非洲大陆的自由流动,从而建立一个覆盖整个非洲大陆的单一市场。

其次,从区域*治角度讲,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还将助推非盟走向更深层次的一体化。欧盟、东盟等区域组织都是在实现经济一体化之后才进一步走向深度融合的,非盟在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后,对非洲大陆的深层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从全球竞争角度看,非洲各经济体如果始终单独应对竞争,将缺乏支持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能力,不利于国际竞争,但如果以自贸区形式应对外部挑战,将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筹码。

非洲大陆自贸区面临的挑战

尽管非洲大陆自贸区已经在形式上建成,但是《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真正落实仍面临诸多经济、*治等方面的掣肘。

第一,因非洲国家历史上长期被殖民,其贸易主要是与域外宗主国进行的,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贸易类型基本类似,这使得非洲各国产业结构类似,互补性低,单纯依靠自贸协定的制度性安排难以实现各国产业互补、协同发展的目标。例如,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资源禀赋相似度高、工业发展起点相当,相互需求有限,尽管是邻国,但是两国间贸易量非常小。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层叠制约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区域内自由贸易发展,非洲国家建立了东南非共同市场、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多个区域一体化组织。它们都宣布要实现经济和区域一体化,但都没有很好落实。如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各成员国经济、*治、地理等差距较大,利益诉求不同,虽制定许多一体化目标,但无法确保其按期实施。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阻碍《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的落实。例如,由于电力基础设施落后,在36个非洲国家,只有五分之二的人全天都能获得可靠的能源供应,这严重限制了非洲国家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力。

支持非洲自贸区建设,培育中非大市场

为回应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诉求、帮助非洲提升贸易发展能力,中国应积极通过对非援助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通过发展工具解锁制约非洲区域贸易发展的瓶颈:

一是继续加强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非洲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机场、港口、大桥等交通枢纽能力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增加了其物流成本。一方面,中国应继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援助力度,改善受援国的贸易发展硬件。例如,中国援助的多哥洛美机场、肯尼亚西卡公路、马里巴马科桥、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受援国的贸易运输状况;另一方面,中国应继续支持非洲的数字互联互通,帮助非洲发展数字贸易。例如,中国大力支持的非洲国家建设的光纤骨干网扩大了通信网络的覆盖面,降低了当地的通信成本,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

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全貌

二是升级对非“促贸援助”。所谓“促贸援助”是指通过一系列援助措施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利用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提高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特别指出的是,“促贸援助”作为一种援助手段,其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目的是提升受援国的贸易能力,而不是促进援助国对受援国的出口。因此,促贸援助对于推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中国可以“促贸援助”支持非洲工业园区规划。中国可利用援助资金支持境外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由中国出面与东道国进行协调,对东道国无法提供的园区配套设施,可以援助资金进行支持,以保障境外园区的正常运行。这样做有助于加快园区的建设,从而帮助非洲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可以“促贸援助”引导中非产能合作。中国可以运用优惠贷款资金在非洲国家援建一批依托其资源禀赋的生产性项目,同时实现培训当地劳动力、创造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发展目标,综合提升非洲国家间的贸易规模。

三是支持建立中非自贸区的规划设计。为推动中非贸易的扩大和升级,中国于年12月启动了与毛里求斯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商签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双方经过四轮正式谈判和多轮会间磋商,最终于年8月30日双方就自贸协定全部内容达成一揽子协议。该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众多领域,使得未来双方零关税的税目比例和贸易额占比均将超过90%,使得中国游客前往毛里求斯更加便利,中国投资者可以在毛里求斯设立酒店、餐馆等,毛里求斯投资者也可以在中国设立旅行社。该协定的达成不仅为深化中毛双边经贸关系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也为深化中国与非洲大陆自贸区整体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中国可以技术合作的形式提升非洲国家相关贸易官员的谈判能力,提速与非洲国家自贸协定商签进程,并以此为基础大胆探索建立中非自贸区,从而以优质的中非贸易合作反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当前新冠疫情蔓延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非洲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在此背景下,推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是支持非洲自主发展、实现大陆经济良性循环从而带动疫后复苏的最有效工具。为此,中国将积极通过对非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克服结构性和制度性困境,推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及经济一体化建设,从而引领非洲大陆实现群体性崛起。

本文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宋微、外交学院外交学系研究生苏天祺。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文章主要观点来自于宋微近期出版的学术专著《合作共赢: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研究》)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