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抗疗法有望助力预防疟疾 [复制链接]

1#

单抗疗法有望助力预防疟疾

王鑫方

美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种针对疟疾的单克隆抗体。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10月31日刊载的论文说,Ⅱ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非洲疟疾流行地区一次性静脉注射这一单抗药物可以保护成年人至少半年时间,有效率最高能超过88%。这首次显示,单抗疗法有助于人们在疟疾流行地区预防这种传染病。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先前从一名接种实验性疟疾疫苗的志愿者血液中分离出原始抗体,发现它能与附着在未成熟疟原虫表面的蛋白结合,防止其入侵肝细胞。研究人员随后对抗体进行微调,以延长它存在于人体内的时间。去年一项初步研究显示,9名志愿者静脉注射这种抗体后均未染上疟疾。

Ⅱ期临床试验由马里巴马科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牵头,在马里两个村庄展开。先前研究显示,在疟疾流行季,这两个村的村民日均被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两次。研究人员在两村招募名成年志愿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注射高剂量抗体、低剂量抗体和安慰剂。在接下来的24周内,研究人员至少每两周采集一次血液样本,进行疟原虫检测。

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中有20人检出疟原虫,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39人和86人。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高剂量组在预防感染方面有效率达88.2%,低剂量组为75%。

论文第一作者、巴马科科技大学流行病学家卡苏姆·卡延塔奥说,现有疟疾疫苗“没有保护到足够多的人”,而单抗疗法“将帮助我们挽救非洲国家更多孩子和孕妇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眼下推荐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他疟疾传播中高风险地区为儿童接种世界首款疟疾疫苗。这款疫苗以位于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疟原虫为攻击目标,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主动免疫。它通常需接种4次,可将疟疾重症发生率降低30%。相比之下,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单抗疗法属于被动免疫,以直接将抗体输入方式使人体获得免疫力。这一疗法以往通常用于治疗或在特殊情况下紧急预防。

依据美联社说法,单抗疗法成本较高,且静脉注射方式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为此,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培养出另一种单抗,针对的是疟原虫表面同一区域的蛋白,而“威力”提高两倍。今年8月发布的初步试验数据显示,志愿者经皮下注射这一抗体后,预防感染率达80%。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眼下正在马里和肯尼亚展开,针对的是5个月大至10岁的未成年人。

依据研究人员估算,这种注射一剂就足以保护婴儿的抗体可能只需5美元。如果产量不断增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最终与疟疾疫苗的成本大致相当。(完)(新华社专特稿)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