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1日至24日,
聂群慧应邀参加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十九届国际会议”。
此次盛会由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尼福尼亚大学、夏威夷大学、芝加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中国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世界各地研究中国哲学、美学的学者及教授参与,围绕“当代世界中的中国哲学”进行了四天数十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与iscp创始人,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家成中英先生交流我的摄影作品集《博伽梵歌》
向波士顿大学教授RobertCummingsNeville赠送了我的摄影集《博伽梵歌》
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哲学家沈清松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欢迎晚宴
聂群慧发表学术论文
7月24日,李俊涛副教授主持了一场关于“哲学·生死观”的专题讲座,参与报告的有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聂群慧老师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刘琳娜老师。其中李俊涛副教授也发表了“洞天福地:道教生死观的宇宙图像投影”的学术论文,探讨了中华大地的洞天福地思想以及潜藏在这些艺术图像中对人的生命观照,揭示了中国道教极富个性的生命哲学理念。
聂群慧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
《中国与印度关于水的哲学与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徐达斯老师对我的讲题非常感兴趣,并对我的摄影集表示了认同,徐老师很惊讶,我会用《博伽梵歌》做为摄影集的名字。徐老师正是梵文《博伽梵歌》的翻译者。会后赠送了我他的书《文明的基因》。
美丽的香港夜景
seeyou,hongko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