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被称为文论的世纪。俄罗斯的文学理论家坚持实证的科学精神,在对文学、民俗学、人种学、民族学、文化史诸方面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考据论证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探索这些“雷同点”隐藏的实质性、规律性以及不同的因果关系,理论纷呈,流派迭出。中国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异质性文化——“自我”的“他者”——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文论家、文学家特别是汉学家的视野。
对20世纪俄罗斯乃至世界思想文化产生巨大震撼力的思想家巴赫金,其理论的基础支撑材料资源是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大量文学、语言学等人文科学经验,却没有把中国问题当成其研究对象。不过,20世纪50年代巴赫金拟定的那份较为详细的教学提纲《中国文学的特征及其历史》(收入文集《美学遗产与现代性》,),却显示出他对中国文学的认知和兴趣。
巴赫金这篇提纲首先提出,“一、同中国永远友好的*治意义。国际上的中国问题。二、沙皇时代的中国文化研究。扩张主义。”这是对俄罗斯“自我”与“他者”中国历史与现实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