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讲坛之
西方古今伦理思想
主讲
陈嘉映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视觉中国研究院客座教授
主持
李旭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对谈
陈明珠(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陈郑双(浙江工商大学)
孙善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樊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于默(中国美术学院基础部)
第一讲
德性伦理
年11月19日(周四)
18:30-20:30
点击小程序订阅观看独家直播
第二讲
个人完整性
年11月20日(周五)
18:30-20:30
点击小程序订阅观看独家直播
线下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帕加马雕塑研习馆
(象山校区图书馆二楼)
报名方式:
因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线下报名仅限校内师生
敬请谅解
19日报名链接
20日报名链接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讲者简介
陈嘉映,年出生于上海。著名学者,被认为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年度中国魅力人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
代表著作有: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语言哲学》
《思远道》
《泠风集》
《哲学科学常识》等。
主要译著有:
《存在与时间》
《哲学研究》
《濒临失衡的地球》(合译)
《哲学中的语言学》
《西方大观念》等
讲座简介
讲座一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可视作古代伦理学的典范,亚里士多德在其中讨论了伦理生活的诸多方面。此次讲座将集中讲述他的eudaimonia(幸福、良好生活)概念。近代以来,最为主流的伦理学理论是功效主义理论和道德义务理论。此次讲座将简述这两种理论,并对照古代伦理学阐述它们的特点。
讲座二
当代伦理学家威廉姆斯对功效主义和道德义务论这两种近代最为主流的伦理理论提出了全方位的批判。针对这两种理论,威廉姆斯提出个人完整性的观念(integrity):人的生活不是以功效也不是以道德为归宿的,相反,功效和道德都由于有助于个人的完整发展才具有意义。
参考阅读
讲座一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
讲座二
威廉姆斯,《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
威廉姆斯,《道德运气》,陈嘉映译
平台编辑
张珍珍邢珂
校对
曹梅清邵琳
审核
张顺仁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CIVS)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年,以“核心价值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优秀传统的视觉活化、国家形象的视觉传播”为使命,以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手段,聚焦“视觉国学”、“视觉当代”、“视觉乡土”三大领域,汇聚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努力构建以“视觉国学”为核心的视觉艺术“东方学”系统,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将中国文化的活性基因培植到研创、教学与社会服务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