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尼日利亚第二共和(-)缘起于70年代初的石油繁荣,衰落于80年代初的石油经济萧条和*治腐败。这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尼日利亚的最大产油区——尼日尔河三角洲。
起源于几内亚高地,尼日尔河蜿蜒流经西非五个国家,从哈科特港的西部和南部注入大西洋。这条非洲第三大河不仅仅哺育了半干旱的西非萨赫勒地区的牧民,更为尼日利亚南部的三角洲地区带来丰厚的石油资源。
年,在巴耶萨州的一个小村庄Oloibiri,黑色的原油从地下一万两千英尺喷涌而出。经过在北部和东部地区历时五年的打野井,尼日利亚人在这座小村庄开采的这一年就达到了日产桶的惊人记录。一年后,第一条原油管道铺往哈克特港,原油再从那里用油轮转运到泰晤士河,伦敦街头的汽车用上了来自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油。尼日利亚的石油时代开启了。
图一:Oloibiri第一口油井
来源:omoj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