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华归成展览跨越百年第一代中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http://www.jk100f.com/

年7月22日《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主题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该项目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和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协办,并由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资助的主题活动。该展览集中展示年至年期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求学的20多位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业成就,并揭示其在建筑理论与建筑史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对中国学术的深刻影响。

开幕式现场

主题展览的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和获邀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教授、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刘畅副教授、清控人居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晞先生分别致辞,回顾宾大毕业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所取得的历史成就,祝贺展览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刘畅致辞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晞致辞

建筑师王辉主持展览开幕式

在研讨会环节,策展人童明教授回顾并介绍了该策展的缘起和历史背景,明确该展览对于人们了解并记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群体,及其所做的历史贡献和开创性的重要价值;概要介绍了“第一代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建筑研究、建筑教育以及建筑管理等诸多领域所做出的开拓性的成就,及其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内容,并对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且影响深远。

策展人童明介绍展览背景和研究发现

“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家属代表梁鉴发言

“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家属代表梁鉴先生以亲身经历回顾了“第一代建筑师”事业发展和人生追求,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第一代建筑师”家属、当代著名建筑师代表,分别就这个特殊群体的探索、人生和贡献,进行了发言,并给予展览以高度评价。展览的开幕式暨研讨会环节由著名建筑师王辉先生主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馆长贾珺发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怡涛发言

故宫研究院王军发言

展览以专业性视角、以鲜活化方式,向学界与公众首次集中展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以缅怀前辈的创业之功,相应展示我国建筑学术、建筑实践的前进之路,以期对于未来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展览现场

“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群体”中的学者和实践者,他们在历史理论研究、设计创作、建筑遗产保护、建筑学术交流等诸多方面,走出了既有国际视角,又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现代科技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览现场

梁思成,作为宾大归来学子中的代表,与同行者一道开启了中国建筑理论、建筑史学和建筑教育、建筑创作的发展历程,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他参与创立的中国最初的建筑学术团体以及学术出版物,与志同道合者协力创建了中国自己的建筑教育体系,培养了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学者和建筑师,为中国文化事业和现代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览现场

历史背景:

中国现代的城市建设与建筑事业发轫于20世纪初,而中国现代的建筑学专业与建筑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与位于美国东部城市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之间存在着特殊而深远的联系。在那一时期,中国第一代的建筑家开始崭露头角,犹如群星璀璨,而他们中一些最为杰出的代表,如范文照、杨廷宝、梁思成、林徽音、童寯、陈植等等,都毕业于这所大学的美术学院的建筑系与艺术系。

这一批留学生回国后,大多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建筑教育、历史研究以及建筑管理等诸多领域,成为一批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国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家、建筑历史学家与理论家,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活动(包括建筑教育)的重要内容。

他们好比是群峰,对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现代建筑先驱者中的杰出代表。继之而起的一大批卓越的建筑师与建筑教育家,大都出自这些名师的门下。正是这些璀璨的群星,映亮了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与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蜿蜒前进之路。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源头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归成》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展览时间

年7月23日—年10月13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

总策划

庄惟敏苏丹王辉

策展人

童明刘畅

项目统筹

梁雯陈迟崔笑声

王晨雅刘徽建

展览设计

张琪

视觉统筹

王鹏

视觉设计

郑炜珊于琦王姝月

英文顾问

荷雅丽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协办单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资助单位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URBANUS都市实践

UrbanNetworkOffic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