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新华社内罗毕11月20日电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便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非洲依然是遥远而陌生的存在。贫穷、战乱、疾病……似乎代表了非洲的全部。
不过,一位在非扎根多年的中国“80后”短视频博主“非洲十年”,一年多来用余条短视频让国内网友对非洲产生浓厚兴趣,悄悄改变不少人对非洲的刻板印象。
十年闯荡非洲
“我经常在非洲各个国家跑,已经跑了10多年,护照都用了三本。”兰州汉子王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区一处高档写字楼向记者回忆道。
9月29日,王垚和他的团队在一起拍摄短视频。新华社记者李琰摄
年,在一家国企工作的王垚被派往坦桑尼亚常驻,承担国产民用飞机销售工作。这是他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两年后,王垚“转战”肯尼亚,成为东非地区负责人。
走南闯北间,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王垚发现了商机,便辞职留在肯尼亚创业。靠着一股毅力与拼劲,他将生意从二手服饰批发零售,一步步扩大至国际贸易、美容保健、旅游文化、管理咨询等多个领域。
9月29日,王垚和他的团队在一起拍摄短视频。新华社记者李琰摄
可是,正当事业开启“开挂模式”时,新冠疫情暴发了。“疫情导致公司各项业务放缓,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王垚说。
之前从事二手服饰生意时,王垚雇佣过当地摄影和模特团队拍广告,积攒了一定的拍摄经验。灵敏的商业嗅觉让他把目光转向火热的短视频。
年8月,王垚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非洲十年”的第一个作品。两个月后,粉丝数突破百万。截至本月20日,“非洲十年”账号已拥有约万粉丝,作品累计点赞量近万。
“风口”意外走红
对于走红,王垚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惊喜。
“在发布第一个作品前,我研究了两三个月。拍了10条视频后,我才上传第一条,但没想到第一条就火了!才过了一小会,播放量就有20万次。”现在回想起来,王垚仍十分激动。
9月29日,王垚和他的团队在一起拍摄短视频。新华社记者李琰摄
王垚告诉记者,促使他做短视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改变国内网友对非洲的误解和偏见。“只要在视频平台上搜索‘非洲’二字,你会发现多是卖穷、卖惨、不尊重当地人等内容。这不是我们生活的非洲。”
除部分拍摄以外,从视频构思、后期剪辑到回复评论,基本都是王垚一人完成。目前,他每周更新4至5条视频。不算前期联系、策划,每条视频仅拍摄制作就要花上大约15个小时。“我每天几乎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笑着说。
9月29日,王垚和他的团队在一起回看刚拍摄的短视频。新华社记者李琰摄
起初,“非洲十年”主要围绕王垚自己在非洲的生活和经历,后来慢慢把镜头对准身边人,成为一个反映在非华侨华人缩影的窗口。“‘非洲十年’只是一个代号,代表了千千万万在非洲打拼的华人形象。”王垚说。
见证中非交往
王垚发布的所有视频中,最受网友喜爱的是展现中非交往的内容:跟中国人学种菜的非洲兄弟、会中国竹编的非洲姑娘、做兰州拉面的非洲师傅......
“很多从没来过非洲的粉丝留言说,他们第一次真正认识非洲,不是通过《动物世界》,而是通过我的视频,让他们产生了想来非洲看一看的冲动、来非洲做生意的欲望。”这让王垚很有成就感。
但他坦言,相比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在网络上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