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喝五杯咖啡会怎样?
杭州有一位“楼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咖啡深度上瘾者”。我们遇到他的时候是下午2点,他已经喝到当天的第五杯咖啡了。
“来,尝尝我徒弟泡的蓝山。”
没加糖,没加奶,呷了一口,第一反应是“酸”。
“这是我们通过烘焙技术处理过的。%纯牙买加蓝山咖啡,特点就是酸甘苦醇的均衡。有些产地的高海拔,入口更酸,比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以及中南美洲的咖啡。”他说自己“身体里流淌着咖啡”,还有一个绝技,只要喝上一口,他就能说出咖啡豆的来历、烘焙时的优缺点。
最关键是,上过他咖啡培训课程的人,少说也有数千人。学员中,也不乏许多餐饮企业的老总,比如常州百年老店——听松楼花园酒店的老板,就曾经带着餐饮总监、吧台管理来听他讲课;宁波某全自动咖啡机企业,专门把楼老师请到公司去上课。
楼老师的课,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咖啡,见证了他的爱情
楼老师大名“楼波音”,杭州人,目前经营着5家咖啡馆,分散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自从年10月,我的第一个咖啡创业培训班以来,从我这里出去的学生,已经在全国开出了近家咖啡馆,不少人甚至已经开成了连锁店。”他自己统计过。
回溯和咖啡的缘分,记忆走廊的尽头是上世纪90年代的萧山。
“我在萧山宾馆的大堂,和几个朋友一起,出于好奇点了一杯咖啡,一口喝下去。‘哇,怎么像中药那么苦!’还要几十块钱一杯……”要知道,那个时候,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百元。
这就是咖啡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一种奢侈的遭罪。
但仿佛命中注定,他和咖啡之间总是缘分不断。楼老师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法学院,学生时期的爱好是写诗,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并结交了不少的诗友,其中就包括一个河南的女孩。
在一次外出采风的时候,楼老师来到了女孩所在的开封市,打车到了她上班的地方,但是恰逢那天女孩休假。
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无意间回头有一个熟悉的背影吸引了他,乌黑的秀发一身碎花长裙推着一辆自行车,两人就这样认出了彼此。
这个女孩,后来成了楼老师的妻子。
回到杭州以后,他接受了工作分配,两个人也开始了漫长的书信往来。3年的异地时间,他们积攒了两大皮箱的书信,两地往返的火车票塞满了半个抽屉,互传电报也达到近封。
女孩偶尔会来杭州看望他,两个年轻人会在西湖边上牵手散步。有一次,他们走进了一家很有格调的咖啡厅,但是看到一杯咖啡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价格,善解人意的女孩便拉着他出来了。
为这个女孩开一家咖啡馆!这个念头开始在楼老师的大脑里疯狂滋长,直到年变为现实。而咖啡店的名字,正是取自于妻子名字中的谐音。
咖啡,见证了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
在投身咖啡行业之前,楼老师当过狱警,还干过12年的银行金融。5年,他“下海”创业,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
“当时我在银行干了十几年的网络,所以朋友一定要让我来跟他一起创业。这个就是造成我跨界来到咖啡行业的一个契机,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和美食有关的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可以订餐、打折,可以理解为初期的点评网和口碑网。”
除了网站外,自认口才不错的楼老师还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为餐饮企业进行营销策划。正是这两段经历,让他交到了许多餐饮美食界的好朋友。
9年10月,一场盛大的中国(杭州)咖啡西餐节,彻底改变了楼老师的生活轨迹。
那一年,适逢杭州要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生活品质之城”的主题,组委会推出了名优特产品展、婚庆博览会、理财博览会、的士节、宜居生活节等多项生活类展会。
其中,就包括中国(杭州)咖啡西餐节。
“那时,杭州成立了咖啡西餐行业协会,我正好和很多美食经营者都比较熟悉,他们觉得我的营销能力还不错,就请我做了咖啡西餐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这一干就是8年。”楼老师说。
作为西餐市场发展壮大较早的沿海发达城市,那时的杭州已经刮起了一阵咖啡西餐的热潮。
两岸咖啡、蓝山咖啡、伯昂咖啡、啡度咖啡逐渐壮大,星巴克、超级牛扒、绿茵阁、斗牛士等品牌也纷纷落户——杭州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国内最具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的咖啡西餐消费市场。
在那次杭州咖啡西餐节活动中,杭州市咖啡西餐协会向市民游客免费发放10万张、总价值超过万元的消费券,通过活动,楼老师也结识了时任牙买加驻华大使及当时正在中国考察的牙买加咖啡工业局局长。
蓝山咖啡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咖啡之一,此前,由于日本与牙买加咖啡工业局签订了30年的合约,因此在9年前,蓝山咖啡基本为日本财团包销。有限的产量中,85%分配到日本,5%到美国,而当时中国的蓝山咖啡消费量正在快速上升,但货源都是要从日本进口。
经过与牙买加咖啡工业局局长的深入沟通,楼老师和同行们发现了其中的机会。
“当时恰逢全球经济危机,日本经济下滑,购买力下降,加上牙买加咖啡农觉醒,不愿意再被单一国家垄断市场,所以他们对生豆进行了大幅度提价。日本商人不买,他们势必要选择其他有实力的买家。”
年5月,杭州市咖啡西餐行业协会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对牙买加咖啡工业局在杭州签订了蓝山咖啡生豆贸易合作备忘录。同年7月,协会应邀访问牙买加,正式对蓝山咖啡项目进行考察,并顺利地签订了蓝山咖啡生豆中国唯一总代理的合作意向书。
年5月,第一柜蓝山咖啡生豆抵达宁波港。国内的咖啡爱好者们终于喝上了“一手”的蓝山咖啡。
咖啡,见证了他对“共富”的领悟
在寻找精品咖啡豆的路上,楼老师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与咖啡行业的内行接触越多,我就越发现,国内缺少一种优质的咖啡文化,当时很多咖啡馆都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所以我下定决心从头开始学习咖啡,做一个合格的咖啡文化普及者。”
比如,为了训练自己的嗅觉,他开始刻意留意生活中各种点点滴滴的气味,频繁进出厨房、超市、水果店、化妆品柜台体会,感受,再对照36味闻香瓶进行梳理归类。
为了维持一个灵敏的鼻子,楼老师不抽烟、不喝酒,“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B族对保持嗅觉神经的敏感性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也会刻意多吃一些贝类食物、豆类、玉米、新鲜果蔬。”
每到一地旅游,楼老师总会在街头巷尾穿行,看到有意思的咖啡店便进去体验。
比如有一次在东京,他3天时间走了50家咖啡店,每天步行的距离都达到10公里以上。每到一店,他都会悄悄地观察对方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在台湾有一家店,他们给客人上手冲咖啡的时候,咖啡师都会把磨好的咖啡粉用硬纸片盖着,拿到客人面前,让客人闻干香,然后稍作讲解,与客人良性互动,另外他们在菜单上都会给每款咖啡配一首诗,特别浪漫和文艺。”
十多年来,楼老师把关于自己对咖啡的见闻和理解都一字不漏的保留下来,目前保存的文字已达近百万字之多。
国家人社部高级咖啡师职业考试题库专家、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导师、杭州市咖啡业服务标准起草者……十余年在咖啡行业的浸淫,给了他很多荣誉。
走出国门,他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征服了无数同行。
“那是我受邀去厄瓜多尔,那里负责接待我的是一个专家,有些傲慢,觉得我不可能会懂咖啡。全程他就戴着墨镜,和我说话也是双手环抱在胸前,十分不耐烦。”
“之后我们去到一个咖啡庄园,庄园主夫妻说要请我喝咖啡,我让庄园主准备‘杯测’(咖啡品质鉴定的一个专业方式),庄园主偷偷在拿出来‘杯测’的咖啡杯底做好记号,然后让我盲品。我测试完之后,一一分析所有咖啡的好与坏,通过翻译告诉他们,把那位专家和庄园主全都惊到了。”讲完这个故事,楼老师自己也笑了起来。
回到国内的咖啡市场,楼老师认为相比上海,杭州的咖啡消费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而他也准备好用自己的咖啡专业知识为家乡带来更多的机会。
“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杭州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而咖啡也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如果有一杯好的咖啡,能够让国际友人多一个选择杭州、认识杭州的理由。”
2年前,他在钱塘区成立了一家食品科技公司,专门从事咖啡的品种研发;去年11月,他入选钱塘区河庄街道首届乡贤,并在家门口成立了个人文化工作室;今年,他潜心打造的新店又将在钱塘区江东区块正式营业。
事实上,通过培训和开店指导,楼老师已经为许多咖啡从业者提供了帮助。来自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的杨泱,正是其中的创业佼佼者。
第一次来上咖啡课,这位“理科男”就随身携带TDS分析仪(用来测试咖啡浓度),在楼老师的指点下,杨泱成功开发了入驻办公室的扫码全自动现磨咖啡零售机器,在咖啡商业模式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生豆加工贸易、冻干粉的生产、特色园区的打造、网红直播……关于咖啡的事情,完全可以做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现在不是提倡共同富裕嘛,服务业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咖啡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这方面我有很多想法,也很乐意为杭州做贡献。”楼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