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6氪首发FarmWorks完成40 [复制链接]

1#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gbdf.net/m/

文|任彩茹

编辑|杨亚飞

36氪获悉,农业科技公司「FarmWorks」近日完成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主投农业的基金ARAF(TheAcumenResilientAgricultureFund)领投,VestedWorld、LivelihoodImpactFund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完善供应链体系、强化人才团队、技术研发等。

「FarmWorks」年底成立,位于非洲国家肯尼亚,主要业务是依靠先进种植技术,与当地小农进行合同种植,为小农提供种子、肥料等原材料和洒药等标准化服务,也会覆盖后端的作物收购及销售等,年营收约合万人民币。

联合创始人李奕是一名90后中国女孩,此前就职于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先后在美洲、亚洲、非洲的办公室工作,她将此次转行创业形容为“从三万英尺到田间地头”。近日,36氪与她聊了聊为什么“弃商转农”、真实的非洲农业是什么样以及FarmWorks具体怎么做等问题。

李奕,受访者提供

参与FarmWorks的创立之前,李奕已在麦肯锡工作五年,年底萌生职业转型的想法,希望暂别“不接地气”的咨询工作,投身到真正落地的运营与实操中,参与一家公司的start-up,看到事情“从0到1”的快速发展,后因机缘巧合结识FarmWorks另一位有30年种植经验的合伙人,联合创立了这家农业公司。

一直以来,非洲的农业需求之高十分显性,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带来的农田退化、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营养不良率、50%以上的基础食物依赖进口等,都是这片土地的标签,由此对高产、具有成本效益和气候适应性的农业科技产生大量需求。

扎入行业后,李奕对肯尼亚农业的真实体感是“起点低、潜力大”。她告诉36氪,随着人口增长,食物对非洲而言无疑是强需求,而从供给端来讲,当地90%以上的农业是小农作业,由于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农业科技革命,产量很难达到工业化水平,“用更好的种子、肥料、机械、技术,产量轻轻松松就可以有4~5倍的提升空间”。

这一认识在实践数据中也得到了验证,小农跟FarmWorks种植一季,收入平均可提升30%左右。

「FarmWorks」位于肯尼亚的农场

在非洲、在肯尼亚,做农业科技的公司并不鲜见,涉及的领域涵盖农业金融、水源管理、技术改造等等,但在李奕看来,当地的诸多农业科技公司本质上并非农业,而是“借贷”,即将更先进的种子借给农民,待作物收获时再收回现金。

“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农的产量,但真正要改变农业,不能只是去放贷,要全方位帮它们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李奕表示。

映射到业务端,FarmWorks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