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5日)自主招生批,艺术类本科普通批,文理类普通批,春季本科批次的考生们,正式开始填报高考志愿,也是报考批次中考生最多,扎推的一批。大家在选择大学和选择专业上,是不是还在纠结?不知道如何是好?下面提供给大家一种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看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有时看名字就能分辨个一二。像清北复交这类的高校,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更多的高校和专业是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在志愿填报中,到底是该选大学还是选专业?怎么判断大学的学科实力?
先选大学还是选专业,要看你的职业规划。如果你单纯想拿个大学的文凭进入社会好就业,或者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点,可以选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就读。不过从长远来看,选一个好的专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能产生更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般而言,多数教育界人士对怎样判断大学的学科实力采取的一种观点是:看四点
是否拥有重点学科是否拥有硕博点是否拥有特色专业参考教育部最新的学科评估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最近的一则新闻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对评估高校和专业上有了些启发:
新闻:7月2日,一个全新的高校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该联盟由27所高校组成,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昌大学、香港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
该联盟的成立,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研究行星科学,真“宇宙最强”......
透过玩笑,我们还是能从这些学校中获得些东西。既然能研究“行星科学”,说明这些入选的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具体明显优势。致力于从事科研的同学们,不妨从中考虑挑选。下面的高校联盟也是以此方法论类推!
高校之间结盟并非稀事,近年来,高校联盟也逐渐多了起来。
高校“强强联合”越来越多,这些高校联盟你都知道吗?
C9联盟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立“C9联盟”,意在建设“中国常青藤”。
这9所“工程”建设高校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9所高校将通过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开展教学与教改研究等措施,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科普一下,在美国,常春藤学院被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
常春藤盟校(IvyLeague)是由美国的七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一个高校联盟。它们是:宾夕法尼亚州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纽约州的哥伦比亚大学,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罗德岛的布朗大学,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这8所大学都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界要人、商贾巨子都毕业于此。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优秀的你不妨考虑考虑!
E9联盟年,9所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国家“工程”大学组成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简称:卓越大学联盟Excellence9)。
这9所高校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Z14联盟年7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成立,年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简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Z14)。
参加联盟的高校有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国防七子)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成员高校为被称为“国防七子”。
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7所高校。
这些高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很多高精尖人才。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今年3月,9所诞生于延安的高校自愿组成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分别是: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延安大学。
9所高校将主要在搭建红色基因教育研究协作平台、创新以德为先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
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今年5月22日,由浙江大学倡议,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正式签约成立。
目的在于打造互联互通、紧密合作、开放共享的研究型大学合作载体,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看完这些高校联盟,你是不是也get到了一种选大学专业的新思路。你还知道哪些高校联盟?欢迎评论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