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晶报又是煤矿事故又是一长串的意外i4nuhtzt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晶报:又是煤矿事故 又是一长串的意外


有关方面先是在通报中强调“被困的人员不是工人而是施工人员”,后又告知事故原因是“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我们不解“施工人员”为何不是工人,难道农民工兄弟无权得到工人待遇?但我们理解如此区分的真实意图,不过是为了说明这只是一起建筑事故。而“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中的“意外”,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意外……河南新密东兴矿难刚过13天,25名矿工尸骨未寒,又从山西传来新的煤炭事故:28日14时30分许,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共有153人被困井下。我们牵挂153名来自山西、河北、湖南、贵州四省籍的农民工兄弟的命运,我们祈祷,希望被困井下的同胞兄弟,能平安归来。近来矿难频频,令人痛心又无语。仅去年一年,山西古交市屯兰煤矿2月22日发生瓦斯爆炸事故,77人遇难;重庆市綦江县同华煤矿5月30日发生特大瓦斯突出事故,30名工人遇难,77人受伤;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新兴煤矿11月21日发生爆炸事故,确认108人遇难。而今年才第一个季度,湖南湘潭谭家山镇紫竹村立胜煤矿1月5日发生井下电缆起火事故,34人死亡;内蒙神华乌海能源有限公司骆驼山煤矿3月1日发生透水事故,已有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被困井下的31名矿工已无生还可能;还有河南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3月15日发生的井下火灾,夺走25名矿工兄弟的生命。一长串数字,黑色的数字。每一起矿难发生后,总会有“措辞严谨”的通报,总会有严厉的指责和铺天盖地的反思,可通报之后呢,指责和反思之后呢?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新的矿难。正是这样的死亡循环,以至于人们在矿难面前只有悲伤和无力,而周期性的悲伤和长久的无力,导致人们麻木面对黑色的死神。山西王家岭煤矿事故,有关方面先是在通报中强调“被困的人员不是工人而是施工人员”,后又告知事故原因是“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我们不解“施工人员”为何不是工人,难道农民工兄弟无权得到工人待遇?但我们理解如此区分的真实意图,不过是为了说明这只是一起建筑事故。而“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中的“意外”,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意外。几乎每一起矿难都能找到“意外因素”,“意外”因素让当事责任方免责,同样令人不意外。但真正的意外,则是王家岭煤矿的身份。该矿是国家和山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总额为51.68亿元。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煤矿事故发生的前一天,该省主要媒体在新闻图片中报道工地上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的场景,而图片的文字说明强调,“矿井项目将于10月份投入运营,提前5个月完成工期。”——现在看来,这段文字或许成了事故原因的注脚。“提前5个月完成工期”与悲剧究竟有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点,国家安监总局务必要有充分说明。更让人深感意外的是,王家岭煤炭事故是在山西去年推出煤矿业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发生。为了避免再出现“带血的GDP”的尴尬场面,山西准备让数以千计的“小煤窑”消失。有关方面指望这轮兼并重组后,煤矿数量将减少60%以上,且将全面采用机械化开采,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将减少74%。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景。但良好的愿景,先是被新兴煤矿那一声沉闷的声响预警,如今又被王家岭煤矿事故击破。“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这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去年底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的一番话掷地有声,言犹在耳。骆琳还强调,“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少数国有企业出现了管理滑坡、安全意识淡化的问题。”如果安全责任不能落实,不管是国矿还是民矿,悬在头顶的矿难事故总有一天会唤醒死神。为什么我们不能借鉴英国煤矿的零死亡,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美国用严刑峻法治理矿难?对矿难零容忍,应该成为常识,成为共识,成为法律,成为信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下一起矿难。而此时此刻,我们对被困井下的153名农民工兄弟的牵挂甚过所有的反思,我们希望他们安全走出幽暗的矿井,希望他们被大地上的阳光所温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