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GDP如果“破7”会怎样?
当然,如何看待“破7”、如何理解GDP统计结构,亟待重新审视。民生证券一季度专题报告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
徐冰
一季度GDP数据出来了,仅有7%,用此前为市场打预防针的话说,“不是很好看”。真是佩服汉语的博大精深,同样的意思换个说法,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同比7%的GDP增速录得6年来新低,在许多人看来恐怕未必是什么“不是很好看”,而是需要有所动作了。
之前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已经显示了不容乐观的态势。3月份出口同比大幅下滑14.6%,进口则下降了12.3%。作为经济重要风向标之一的铁路货运发送量,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仅完成8.7亿吨,同比下降约9%,绝对数量回到了2010年同期水平。而根据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1万亿,比去年同期少8949亿元。
应该说,一季度GDP数据符合市场预期,虽然经济增速颤颤巍巍地守住了7,但是“破7”的预期也并不多么虚幻。
从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来讲,超7一点或者破7一点没有太多质的不同。但是,在对人的心理影响上却可能会有较大冲击。而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将很有可能反映到宏观经济*策上来。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假如经济增速真的出现“破7”态势,几乎可以断定货币*策以及财**策会更为宽松和积极。实际上,一季度7%的同比增速,也可以说已经触发了加码干预的可能。市场普遍预测今年还将有两到三次降息降准。但是除去这些标准的应对措施之外,我估计某些产业*策还会出现微妙变化,并有可能迟滞调结构的进程。
延伸阅读